1998年,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闹得沸沸扬扬。但很少有人知道,据美国媒体披露,以色列摩萨德特工可能掌握了那段著名的“开车录音”。
更有传闻称,以色列曾以此类材料为要挟,试图左右美国的外交政策。
这并非孤例,2019年,美媒爆料以色列疑似在美国白宫及华盛顿多处敏感地点安设电子装置进行窃听,当时重点“关照”的,正是以对以色列态度友好著称的特朗普总统。即便亲密如此,以色列的监听也未曾停止。
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几乎渗透到了法律、军事和外交的每一个毛孔。
2024年5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该法案在实质上将犹太人和以色列国置于一个受特殊保护的至高地位,甚至可能限制对以色列在中东行为的批评。
同年4月,众议院还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法案,将“Fromtherivertothesea,Palestinewillbefree”这一口号直接认定为反犹主义。
这些法案引发广泛争议,人们质疑国会为何极少为其他族裔通过类似保护法案,以及犹太人和以色列国在获得特权的同时,其行为又受到何种对等约束。
在联合国,美国的否决权仿佛是为以色列量身定制的盾牌。
从1956年到2023年10月,美国动用的83次一票否决权中,有53次是为了偏袒以色列。
这意味着,在国际社会试图对以色列的行为进行约束时,美国屡屡成为其最坚定的辩护者。
军事援助则是这种偏袒最直接、最赤裸的体现。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向以色列提供了超过263.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2024年6月,当以色列与伊朗爆发冲突时,美国迅速动用14架C17大型运输机,将大量精准打击弹药运抵以色列内瓦提姆空军基地。
更有甚者,在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的行动中,从卡塔尔乌代德基地起飞的美英加油机,竟为执行空袭任务的以军战机提供了空中加油支持。
而就在20分钟前,卡塔尔空军的战机还与这些美英加油机一同巡逻。美国为了支持以色列,似乎可以毫不迟疑地牺牲其他盟友的感受和利益。
许多人将这种无条件的支持归因于美国国内强大的犹太游说集团。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被称为“国会山之王”,是华盛顿最具影响力的外交政策游说团体之一。
它每年投入巨资进行政治游说,深度影响美国的中东政策。
犹太裔美国人虽然仅占美国总人口的约2%,但他们在金融、媒体、学术等领域拥有显著影响力,且投票率极高,使其成为两党都不敢忽视的关键政治力量。
此外,美国庞大的基督教福音派群体也将支持以色列视为其宗教信仰的一部分,这为亲以政策提供了深厚的国内民意基础。
两党在支持以色列问题上形成的“政治正确”,使得任何质疑的声音都可能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但金钱和选票或许只是故事的一面,另一面可能更为阴暗和复杂。
除了开篇提到的监听事件,斯诺登在2014年就爆料,以色列是对美监控的重点,其窃听美国官员的频率甚至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国务院和国防部更是摩萨德“友情扫描”的常客。
2019年,以色列NSO集团的“飞马”间谍软件丑闻震惊世界,被曝光监控了全球5万多个电话号码,名单中包括多国元首、政要、记者和人权活动家,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被列为潜在监控对象。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在一次讲话中意味深长地威胁只要你手里拿着手机,你手里就正拿着‘以色列的一部分’。
这种通过尖端技术和非传统手段获取情报并施加影响的能力,为“以色列如何拿捏美国”提供了另一种令人不安的注脚。
美军中央司令部前沿总部就设在以色列,双方的情报共享程度极高。以色列被视为美国在中东不可或缺的“战略资产”和“情报中枢”。
这种深度捆绑的共生关系,使得美国在权衡利弊时,常常选择对以色列的越界行为保持默许甚至纵容。
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盟友关系,形成了一种融合了战略需求、国内政治、金钱游说、以及可能的情报操控和妥协的复杂共生体。
其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中东地区持续的动荡与流血,也对美国的国际信誉和道德形象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害。
这种关系不断挑战着国际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准则,也让人们不断追问国家关系的底线,究竟可以为何而弯曲?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同创优配-实盘10倍杠杆-国内股票配资入门-十大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