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摆在书桌角落的文竹,养久了能变成「参天大树」?
前几天刷到个帖子,差点颠覆我对文竹的认知。有个小伙子晒出爷爷养的文竹 —— 那哪是盆栽啊,明明是棵小树!主干粗得像手腕,枝桠向四周舒展,叶片层层叠叠铺展开来,把阳台顶都快遮住了。更厉害的是,这棵文竹已经 25 岁了,比小伙子的年纪都大。
图片
仔细看照片里的枝干,深褐色的主干早就木质化,摸起来硬邦邦的,完全不是普通文竹那种细软的样子。爷爷说刚养的时候就一小丛,现在得踩着凳子才能摸到顶端。网友们看了都惊了,有人说「这哪是文竹,分明是成精了」,还有人调侃「爷爷这养功,拿去养多肉都能长成瀑布」。
最戳人的是一条高赞评论:「十年如一日伺候这棵草,现在长成树了。老人心里有静气,草木才能有灵气啊。」
这帖子一火,各路「养竹大神」都冒了出来。有人晒出婆婆养了 10 年的文竹,枝条顺着墙爬到屋顶,像片小竹林;还有人说自家文竹开花了,细碎的小白花攒成一团,像撒了把星星;甚至有位网友捡了邻居搬家留下的文竹,本来蔫巴巴的,现在长得比人高。
图片
最让人感慨的是位姑娘的分享:舅舅家的文竹养了 20 多年,小时候她和弟弟总在下面玩,现在两人都成家了,文竹还在客厅里绿得发亮。「每次回去看到它,就像看到小时候的夏天。」
其实文竹能长这么好,不全是运气。爷爷说养文竹就像照顾小孩:「它喜湿但怕涝,就像孩子喝奶粉,得按顿喂不能猛灌;它爱晒但怕烫,夏天得躲在屋檐下,冬天又要搬到窗边晒太阳。」
想把文竹养得精神,有几个小窍门可以试试:
选盆时别贪大,陶盆最透气,大小比根系大一圈就行。土壤要疏松,腐叶土掺点河沙,浇水的时候能快速渗下去,不容易烂根。
图片
光照得「偷懒」,放在有散光的地方就行,比如窗台边。夏天别让太阳直射,不然叶子会晒焦;冬天可以多晒会儿,叶片能更绿。
浇水要「见干见湿」,摸到盆土表面发干了再浇,沿着盆边慢慢浇透。夏天可以往叶子上喷水,像给它扇扇子降温。
施肥别太勤,春秋季每月浇一次稀释的营养液就行,冬天和伏天就停肥,不然容易烧根。
要是长得太疯,记得剪剪枝。把枯黄的枝条剪掉,既能保持形状,又能让新枝长得更壮。有耐心的话,还能修剪成云片形状,像国画里的松树一样好看。
图片
以前总觉得文竹娇弱,养一年就容易黄叶。现在才明白,那些能养十几年的文竹,养的哪里是花?是老人每天清晨的浇水,是搬家时特意留的向阳角落,是年复一年的惦记。就像网友说的:「看一棵植物慢慢长大,其实是在见证时光啊。」
你家里有没有养了很多年的植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同创优配-实盘10倍杠杆-国内股票配资入门-十大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